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 >
汉字的乡愁有“多宽”
发布时间:2022-04-23    来源:美术网    浏览:4015

正值“独善其身”就是“兼济天下”的特殊时期,在静下来的时空里,我除了做我非不可的事,其余的时间读书、写字。游览书法时我有时上网串串门,喜欢常去的有抱云堂、和清虚斋几家。在抱云堂全方位学习书法理论、书法创作和书法哲学(审美);在清虚斋观赏李多宽先生创作的书法精品。


不知怎的,多宽先生的书作就是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虽然以前就多宽的书法创作写过两篇学习体会,但在这“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空暇,静中求净,悄悄问自己:为什么每当看到李多宽的书法,动动的心有着凛冽感?有所思,有所悟——是汉字的乡愁呀——写不尽的乡愁。

 


李多宽 25cm×52cm


汉字的乡愁有多宽。自然一语两意,一是“汉字的乡愁有多宽”,好比“好人里有李多宽”。二是“汉字的乡愁有多宽?”好似“问君能有几多愁。”


我为什么不说“书法的乡愁?”而说“汉字的乡愁呢?”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李多宽先生的书法写出了“汉字的乡愁”。


我们都在书法的路上,而每每悦读多宽写的书法,心灵就仿佛欣往汉字之乡一段深度旅程。好字自妙,不知如何归去,不知汉字的乡愁有多宽?好在汉字的乡愁有“多宽”。多宽先生用毛笔向文字倾诉一个从汉字故乡成长的灵魂。此时我仿佛听见斑鸠的叫声从深远的地方传来,那么熟悉,叫人心中温热而惆怅。他书写着永恒的汉字乡愁,延续书法王国的梦。

 


李多宽 33cm×133cm

 


(局部)


我很好奇,想力求多点了解多宽先生,他的汉字乡愁到底有多宽。我时常猜度多宽是个容易感伤又善于发现快乐,独自感伤又善于给人欢喜的人。我与多宽相识相处的时间不长,他在大都市,我在小城镇,见面交谈的机会不多,跨三年中一共吃过三次饭,一次是在无锡他的《永恒的士风》书法展,一次是在扬州,一次是在南京。三次相聚甚欢,也知道他善饮,且豪气冲天,如同他对人生的热情与勇气,便深度理解“沉着痛快”与他爽劲、纯净的书法。


当然,我的悦目更多的是,通过他的字不断显影、定影他的人生和书法境界,在字里笔画间捧读出他劲健着的灵魂的力量、融贯着的意志-智性-活力和尊严。我想他一直不是一个为别人梦想打工的人,他无论在读书求学还是生活、为官、赋闲时期,从不会放弃他的美妙的梦想和对汉字的钟情。

 


李多宽 47cm×98cm


说到“钟情”不免想到一个字“爱”!什么叫爱?有人说是:“有时间,不怕麻烦。”用“时间”和“怕麻烦”这两个维度来衡量“爱”的程度,我以为非常恰当。写字是要时间的,更要恒心。书法是与汉字谈一场没有尽头的恋爱。毫无疑问他这辈子都不离不弃他的汉字故乡。他作书之时会是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一生都是布衣,一生都是汉字故土上的农人,一生身处净土、热土,夜以继日地耕种点、线、面,播撒“枯、涩、浓、淡”雨夹雪,对生命中的五彩七色照单全收,如同黑豆白豆红豆黄豆和麦子稻谷,到了他的天(田)地里都会发芽,向上伸展开花结实——从萌动生机到包浆、珠圆玉润,不断精拉他生命品质的长度。


在他《永恒的士风》书展上,我看到他的大字草书,好如一阵冷清的风摇动生命的风铃;看他的小字草书和小小品(巴掌大)书作和茂密如繁星的字,使人顿生怜悯之心;看他的小楷长卷,立要清空我的欲望,删除心里的芜杂。我喜欢他书法长卷《兰亭序》《心经》和他抄录的古诗文作品,看着看着环生美好的心景,妙处难以言表。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大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言恭达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其有高度的评价。

 


李多宽 33cm×133cm

 


(局部)


言老师说:“……多宽以‘晋韵’为核,以‘唐法’为基,以‘宋意’为本,不断深化着自己书法创作道路上的写意精神。无论是楷书长卷还是行草手札,都能够体现他的书艺气息,清遒逸丽,醇古典雅,简静沉稳,和爽铦利,用笔坚定精到,转捩自如,结字因势趋异,布阵清朗。从他的艺术探索中,体现出了他的学理性、人文性和时代性。他的创作不是单纯的书斋艺术,而是一种社会艺术与社会文化,和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他非常重视时代的社会审美导向,并正确把握着他的方向……多宽正是把书法技艺上升到了文化道德的高度。”


言老师高端的评价,全面透彻而深刻,更是当今“书向何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说到我的骨头缝里,使我对多宽先生汉字的乡愁和书法的人性、神性有了更理性地解读。

  

李多宽 33cm×153cm

 


(局部)


我原来欣赏的更多的是李多宽将生命的冷静注入笔端的书法乌托邦,现在同时看到他的知识与艺术共建的精彩非凡的世界。我不断看到多宽先生有新的作品展示在他的清虚斋里,知道他在他的精神王国里精耕细作,探索试验,一直没有停下他诗意的健步。他的新颖的笔触、深刻的想法、有说服力的结体,优美而不轻浮,可谓贴着经典书写的“高冷”之作,这怎能不令人仰望星空面朝大海思接千载呢?他的长卷,一幅幅犹如静水流深的清凉的冰河,似乎照见人的影子,传递文字的光芒;一卷卷亦如窗明几净的长廊,洞见生命的晶亮和身临其境的乡愁。妙哉!其时我又在自问,同样是书写的汉字,仔细品读多宽,他一笔也没有少,怎么就写出汉字的“淡而不平”与“近而不浅”的智慧的光辉?噢,妙在简淡,简淡而不简单,弥漫着汉字无边的乡愁。我喜欢!我仿佛听到老家夜河、竹林和茅屋顶上雪落的声音。


“同自然之妙有,书天地之独美”,多宽的书作具备了经典的品质,(也可以说为这个时代创造经典),我在他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书道里触摸汉字的乡愁,我尤其欣赏他“豪放于精微”的书作,其情感表达、结构组织、文字审美、时代印迹诸多方面都经得起时间的换脸和洗刷。他的书写使人愉悦,受众空间与群体(今天与今后,行家与非行家,圈内与圈外)是宽宏的、大量的。


李多宽 50cm×50cm


他的“宽”充满着哲学的意味,我想起一个智慧的故事。问:“往前走一步即死,往后退一步即亡,这时怎么办?”很简单:“往左右两边走。”进退两难的时境,左右两侧的地方或路很开阔,往宽里走,有时候要多宽有多宽。当然,多宽先生用汉字构筑他的精神家园,不是一下子就“宽大”起来的。如果没有精神上的激励,怎么会有一个美好的心境;没有使命感,怎么可能会坚持一份几十年不懈怠、不厌倦地去创造出时代的经典——新士风(言恭达评价)呢?他眼中看到的汉字的故乡,树木绿得娇嫩,海水蓝得透亮,秀着生命的动力,活现求古的进化。我想问,魂牵梦绕着的美妙是不朽的书法让其心灵沉静,还是他的汉字乡愁让他在当下急功近利嘈杂喧嚣的境况中书写回归澄净?


打一个可能不恰当的比喻:他的书写有着“文艺复兴”之美,是一首悠远的汉字乡愁与古人心灵的共鸣。


(徐晓思 2020年2月于高邮双特学堂和扬州名门壹品)

 


李 多 宽


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顾问兼学术导师
江苏省十一届政协常委


曾先后在北京恭王府、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大象美术馆、南京艺加美术馆、厦门美术馆、新西兰佛光山美术馆和新西兰亚洲图书文化中心等地举办了个人书法艺术展。2017年9月作为中国同新西兰建交45周年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由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华英才》半月刊社与中新文化交流中心、新西兰亚太文化中心共同在新西兰奥克兰都会博物馆举办“庆祝中新建交45周年李多宽书法艺术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华社《现代快报》、《新华日报》、《中华英才》半月刊社、新西兰《先驱报》及《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刊登李多宽书法作品,介绍他的书法艺术。人民网、新华网、雅昌网、腾讯网、新浪网等各大网站多次介绍其书法艺术。


从2016年开始,中国江苏网专门开辟网页对李多宽书法艺术进行持续推广介绍。江苏卫视国际频道于2014年11月和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于2015年2月、2016年及张雄艺术网均对李多宽书法艺术作了专题报道。2015年9月和10月新西兰华人电视台33频道和28频道分别作了两次专题采访报道。2015年10月24日新西兰最大华人报纸《先驱报》在头版用整版对其书法艺术进行报道。 2016年江苏卫视文化星空节目又以“大道多宽”为题分四个专题对他的书法艺术进行了介绍。 2017年4月新华网、中国江苏网又一次对李多宽进行了采访报道。 《中华英才》半月刊社2017年11月16日第22期将李多宽作为封底人物并用8版刊登了他的作品和专家的评论。11月28日到12月18日在北京玉泉山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同时举办了李多宽书法艺术研讨会,会上举行了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国学大师饶宗颐亲手题名的《李多宽书法作品集》首发式。上述活动各大专业媒体均给予了报道。2019年3月23日在无锡由中国国际书画亦是研究会、《中华英才》半月刊社、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协联合举办“永恒的士风”李多宽书法艺术展。展览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38家媒体给与了宣传和报道。 

© 2021 美术网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2837号-3

美术网联系方式:010-81515158